今年以来,金湖县金南镇纪委立足监督职能,靶向发力,以“硬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为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提高思想认识,突出压力传导。镇纪委组织镇经济发展和建设局、镇综合行政执法局、镇财政资产和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召开金南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传达学习《淮安市违反营商环境“十个严禁”问责办法(试行)》,严明《党员干部政商交往“十准十不准”》《公职人员作风建设十条行为守则》等文件执行纪律,利用“红色金南”微信公众号常态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活动,及时公开上级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及工作动态,努力在全镇营造亲商、重商的氛围。同时,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督促出台《2021年度金南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计划》,并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和责任清单,明确行动措施和行动时限,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对口部门和村居,确保此项工作有人盯、有人管、有人促。
强化日常监督,突出企业服务。镇纪委采取“望闻问切”四种嵌入监督方式,把监督责任挺在前面、落到实处。一方面,专门成立督查小组,依托25个经济网格,定期走访企业、收集诉求;今年三季度经济网格走访服务中,全镇共调度解决用工、资金、政策落实等涉企工单251条,其中1条工单被金湖县营商办评为“优秀工单”,完成市场主体信息采集251个,信息采集率100%,诉求解决率100%。另一方面,探索向在建重大项目派出兼职监察专员制度,及时跟踪监督帮办人员履职情况,针对全镇26家骨干企业、912家市场主体,镇纪委联合镇经济发展和建设局通过多轮次走访找准企业发展“病症”,从为企业协调一笔政策贷款、争取一次政策性帮扶、推荐一笔订单等具体的实事小事做起,累计解决企业诉求104个,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严肃执纪问责,突出常态长效。镇纪委将各村(社区)、单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对照《金湖县优化营商环境和效能建设工作要点》,对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侵害群众利益、企业利益等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理,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供良好的保障。上半年以来,镇纪委通过对企业以及镇内窗口服务单位开展实地走访、举办政商座谈会等形式,共发现涉及营商环境问题8个,现场提出整改意见10余条,并对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整改情况进行了“回头看”,真正做到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办问题、第一时间处理问题”,坚决杜绝营商服务中的一切“中梗阻”行为。
(谢惠敏)